5歲男童莫名嘔吐昏迷、60多歲的老人無端皮下多處瘀血……因為家人提供信息有限,給搶救帶來困難,幸虧貴州醫科大學法醫司法鑒定中心精準檢測,查明真相,使誤食殺鼠藥的兒童和老人得以有效救治,轉危為安。貴州醫科大學法醫司法鑒定中心在此提醒公眾,春季滅鼠即將開始,請提醒管好老人和小孩,警惕殺鼠藥中毒。
今年1月12日,某婦幼保健醫院急診科內。“我兒子從上午就開始這樣上吐下瀉了,最后就昏迷了,您看看他這是怎么了?”小海(化名)媽媽心急如焚。小海今年5歲,孩子突然出現惡心、嘔吐、腹疼等消化道癥狀,隨后昏迷,家屬馬上將其送到某婦幼保健院搶救。
醫生詢問相關情況后,抽取小海的血液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小海凝血功能異常,初步懷疑鼠藥中毒。為進一步明確診斷,制定準確的治療方案,醫生建議家人將小海的血液送有關機構進行鼠藥檢測。
接到委托后,貴州醫科大學法醫司法鑒定中心第一時間對小海血液進行鑒定,果然在其血液樣本中檢出溴鼠靈成分。貴州醫科大學法醫司法鑒定中心立即將檢測結果告知醫院。根據定性定量的結果,醫生馬上制定了鼠藥中毒救治方案,小海很快脫離了危險,最終康復出院。
孩子究竟是怎樣中毒的?小海媽媽告訴醫生,其所在小區近期在投藥滅鼠,孩子在室外玩耍時,食物掉落后撿起繼續食用繼而引起中毒。
近年來,殺鼠藥中毒情況時有發生。據貴州醫科大學法醫司法鑒定中心不完全統計,該鑒定中心平均每年會收到近20例醫院急診送檢案例,要求檢測病人血樣中是否含有殺鼠藥,而這些送檢的血樣中殺鼠藥的檢出率高達90%,中毒者多為小孩和老人。
2022年10月19日晚上9點左右,62歲的張大爺突然昏迷,且全身多處片狀皮下瘀血,在家人的陪護下由某縣人民醫院救護車緊急送往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進行救治,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后發現,張大爺存在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腎功能損害,胸腹腔嚴重出血、雙腎血腫,初步診斷為殺鼠藥中毒,病情十分危重,隨時可能出現全身多臟器出血而危及生命。
為了確認藥物的真實成分,進行精準化地治療,醫院向貴州醫科大學法醫司法鑒定中心求助。貴州醫科大學法醫司法鑒定中心檢測發現,張大爺血液中含有溴敵隆成分。主治醫生得知毒物檢測結果后,對張大爺進行對癥治療,張大爺得以康復出院。經詢問得知,張大爺病發當天晚飯食用了從鄰居家撿回的一只死雞,死雞中極有可能含有鼠藥成分,這是一起食用中毒家禽引起的意外中毒。
據貴州醫科大學法醫司法鑒定中心法醫毒物鑒定室主任劉玉波介紹,目前市場上流通的鼠藥主要為溴敵隆、殺鼠醚和溴鼠靈(大隆)等抗凝血類殺鼠劑,該類殺鼠劑中毒表現為牙齦出血、鼻子出血、皮膚瘀斑、血尿、黑便等癥狀,嚴重者會發生昏迷、抽搐,甚至休克。在臨床實踐工作中,如遇到患者不明原因反復出血,且患者既往無出血病史時,為避免和一些內科疾病混淆,建議醫生除根據中毒癥狀和凝血功能指標進行診斷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進行可靠的毒物檢測來進一步輔助驗證。
劉玉波提醒,生活中容易中毒的東西或者藥品,應該將其放到固定且不容易被小孩、老人接觸的地方,不能拿飯碗、飲料瓶子等容器裝這些物品,避免引起誤食。同時,要關注小區及其公眾場所的鼠藥投放時間及投放地點,避免兒童及寵物觸摸和誤食鼠藥,如果觸摸到鼠藥應立即洗手及清潔暴露的皮膚,一旦發生誤食,應立即送往醫院救治。
來源鏈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