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虎白菜彩金网论坛

機構設置




實驗室聚焦國家大健康、新醫藥戰略與地方經濟發展需求,開展特色民族藥基礎研究及應用基礎研究。2003年經科技部批準成為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通過建立現代中藥民族藥發現和發展階段的綜合性研究體系,促進中藥、民族藥相關學科的發展,解決藥用資源可持續利用,中藥、民族藥藥效物質基礎和創新研究中的重大基礎科學、共性關鍵技術問題。現有專業技術人員67人,其中高級職稱25人,具有博士以上學歷的20人

負責人:李德銖(主任),全面負責實驗室工作。

辦公電話:0851-83834026

緊緊圍繞我省制藥產業的發展需求,以“工程化、規范化的藥物研究開發,專業化的公共服務,藥學人才培養”為主要任務,在“創新中藥民族藥研發、名特優民族藥的二次開發、中藥民族藥現代化工程技術的示范研究以及新技術成果推廣和產業化研究”等方面形成了明顯的特色。現有專業技術人員27名,其中高級職稱和博士占78%,大型儀器設備2300余萬元,構建了集共性關鍵技術攻關、人才培養、專業化服務和成果推廣應用于一體的工程化技術創新平臺。

負責人:李勇軍(主任),全面負責中心工作。

辦公電話:0851-86908468





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緊密圍繞貴州省經濟發展需求,地方病、民族病及地區常見疾病診斷治療需求,設立了地方病發病機制及防治、少數民族地區多發病基因改變及遺傳背景、區域性高發疾病的分子發病機制及藥物研究等三個主要研究方向。實驗室始終以服務地方為宗旨,已基本建成儀器設備較先進、設施與功能較齊全、管理較規范、運行較高效、資源共享并開放服務的科研平臺,擁有價值近2000萬元人民幣的儀器設備,為實驗室的科學研究及對外開放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證。 

負責人:齊曉嵐(主任),全面主持實驗室各項工作。

辦公電話:0851-86752814

組織工程及干細胞實驗中心,是當時西南地區第一家省級干細胞研究基地。2012年被省科技廳批準為“貴州省再生醫學重點實驗室”;被國家發改委批準為“細胞工程生物醫藥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2013年被省衛生廳批為“貴州省干細胞庫”。實驗中心擁有價值3200萬元人民幣的儀器設備,建有達GMP標準的層流實驗室300平方米,潔凈度百級的實驗室60平方米。主要開展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免疫學和各類干細胞技術以及生物制藥等相關的研究工作。  負責人:蘇敏(主任),全面負責實驗室統籌管理工作。

辦公電話:0851-86908028





醫學科學研究所為專職科研機構,設置有神經調控研究室、泌尿生殖醫學研究室、心血管疾病研究室、重癥醫學研究室、再生醫學研究室及創傷醫學研究室。以附屬醫院臨床優勢學科為依托,開展轉換醫學研究,促進基礎研究向臨床應用的轉化,經過不斷發展壯大,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解決重大疾病和疑難疾病的科研能力,堅持轉化醫學為導向,重視科研的社會價值,逐步建成具有貴州特色的臨床醫療與基礎研究緊密對接的醫學研究基地,立足貴州,面向全國。

負責人:楊 華(所長),主持醫學科學研究所全面工作。

辦公電話:0851-86908678

環境與健康重點實驗室緊扣國家“環境保護與人類健康可持續發展”戰略定位,充分發揮貴州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環境與健康科學、食品質量與安全等學科的綜合優勢,聚焦區域乃至全國環境與健康關鍵科學問題及重大科技需求,側重圍繞地方性疾病、環境流行病、職業與環境暴露健康損害機制與防控、食品營養與全人群健康、環境健康風險評估與衛生政策五個方向開展研究,竭力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健康發展做出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貢獻,努力建設成為區域特色鮮明,對貴州乃至全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事業及經濟社會發展有明顯支撐和帶動作用,具有原始創新能力的環境與健康研究基地和創新人才培養基地。

負責人:羅鵬(主任,兼),全面負責實驗室工作。

辦公電話:0851-88416175






轉化醫學研究中心聚焦基礎醫學前沿和核心技術開發,以服務地方醫療需求和促進區域創新發展為導向,努力搭建臨床與基礎研究之間的橋梁,推動基礎醫學研究成果、尤其是生物醫藥和免疫學等前沿研究發現向臨床疾病診斷與防治新策略的轉化。2021年獲省教育廳批準建設“貴州省心腦血管疾病轉化醫學研究特色重點實驗室”,并與蘇州大學聯合共建“醫學前沿與轉化實驗室”。現擁有小動物核磁共振儀、膜片鉗、離體心臟灌流系統、激光共聚焦顯微鏡和流式細胞儀等科研儀器設備,以及分子、細胞、動物、影像、電生理和病理6個實驗技術平臺。

負責人:國果(主任),全面負責實驗室統籌管理工作。

辦公電話:0851-88121672





版權所有 ? 貴州醫科大學版權聲明隱私說明 公網安備 52010302000012號